基本介紹
三道堰古鎮充分利用了得天獨厚的水資源,筑成依河而居、傍花隨柳的居家環境,形成了“川西民居,水鄉特色” 的生態風格。以“親水性” 為主題的呤詩樓、品茶樓、書畫樓、棋牌樓、飲食文化樓、觀景樓沿柏條河兩岸鱗次櫛比。鎮內錯落有致的青瓦屋頂,高低有序的封火山墻,青石河欄傍河護佑,卵石小道逶迤彎曲,盡顯的是傳統與現代共生,自然同城市結合,豐富多變的典型川西民居。古鎮的青瓦、白墻、小橋、流水、白鷺、垂楊,鳥語花香,景色清幽,是一幅安寧祥和的風情畫卷,游客可在生態農業園區采摘蔬菜,置身其中境深意長,令人流連忘返。
景點景觀
城北生態濕地公園
城北生態濕地公園占地面積27畝,2012年建成開放,為三道堰城鎮北門標志性景觀。公園內溪流蜿蜒、植被繁多,形成荷塘、溪流水域面積共10000平方米,種植蘆菖蒲、睡蓮、小蒲葵、蘆葦、水芙蓉等水生植物共20余種,是三道堰人的休閑養生家園。
永定橋
起初永定橋為石墩臺、木梁房蓋橋,建于1921年,橫跨河上。橋下,船筏來來往往,雖無百舸爭流的壯觀,卻也頗有水鄉碼頭的風采;橋上,大板車、雞公車、行人,熙熙攘攘,往來不絕。在1933年的毗河之站中,被鄧錫侯的28軍燒壞。后由地方募捐培修。1976年改建為3孔混凝土橋。該橋以前屬于通彭縣的交通要道。后郫彭路下移至場外,該橋僅作場鎮居民往來之用。2001年12月,結合水鄉建設,重建永定橋,在橋頭修建了兩座牌樓。永定橋以特有的景觀與黛瓦粉墻的民居相映成趣,為三道堰一景。
實用信息
交通
外部交通
可在郫都區客運中心乘P3路直接到達三道堰;
可在九里堤公交站乘727、715路直接到達三道堰;
可在犀浦地鐵站乘P22路直接到達三道堰;
可乘坐犀浦-古城快速公交P214
由成都可經沙西線或經老成灌路——郫彭路到達三道堰,時間在30分鐘以內。
內部交通
在景區堰橋橋頭處有自行車租賃點,其中兩輪單座車10元/小時,兩輪2座車20元/小時,兩輪3座車和四輪單排車30元/小時,四輪雙排車40元/小時。
地理環境
三道堰鎮位于成都市近郊郫都區北部,東與郫都區團結鎮毗鄰,西與郫都區唐元鎮、新民場鎮接壤,南與郫縣紅光鎮相連,北與彭州市、新都區相鄰。其距成都市區22公里、15分鐘車程,距郫縣縣城6公里,距繞城高速公路8公里。 從成都沙灣會展中心出發,沿著沙西線一直向西,驅車只需15分鐘,便可到達三道堰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