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介紹
巢湖位于皖中,地屬合肥,連淮通江,東西長55公里,南北寬22公里,常年水域面積約760平方公里,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,宛如一面寶鏡鑲嵌在江淮大地,有“八百里湖天”之稱,為巢湖國家風景名勝區主體區域。
巢湖風景名勝區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的區域生態基礎,以巢湖遼闊水域風光為背景,以較為原生態的湖岸環境為基礎,以湖島、山林、灣咀為自然景觀特征,以巢文化和典型的圩田風光為資源要素,融風景游賞、環境保持、運動體驗、科普研究、休閑康養、旅游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國家公園。
巢湖風景名勝區地域寬闊,包括巢湖市、肥東縣、肥西縣、包河區和廬江縣五個區(市)縣的部分陸域,共分為十大景區,其中三河古鎮景區(AAAAA景區)、中廟—姥山島景區、牛角大圩景區、濱湖濕地森林公園、王喬—紫微洞景區、銀屏山景區、龜山公園景區、旗鼓山范增故里景區、四頂山-黑石嘴景區、大小黃山景區、三汊河濕地公園-孤山島景區、唐咀水下古城遺址、靈臺圩—袁家山景區等。
景點景觀
景點綜述
巢湖風景名勝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共111處,其中人文風景資源53處,自然風景資源58處。
自然景觀特色:巢湖風景名勝區湖光山色秀美,河網、濕地遍布,生物資源豐富,仙島奇花聞名遐邇,地貌、水文景觀瑰麗多姿。其中代表性景點有紫微洞、銀屏山、龜山、四頂山、巢湖濕地、東庵森林公園、平頂山“金釘子”、巢湖魚龍化石、紅石咀、黑石咀等,紫微洞為國家4A級景區,銀屏山、中廟-姥山島為國家3A級景區并正積極爭創國家4A級景區。
人文景觀特色:巢湖山川靈秀,物產富庶,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;歷代人才輩出,文化深厚,是人文勝跡薈萃之鄉;其文化遺址豐富迷離,中廟、三河等古鎮風貌獨具特色。三河古鎮景區于2015年被評選為國家5A級景區,是合肥市首個5A級景區。
姥山島
姥山,是一座水中山、湖中島,與巢湖北岸鳳凰臺上的中廟隔水相望。傳說巢湖將陷時,預知天機的焦婆呼吁鄉民避難后,自身登此山而免禍,后人便稱此山為“姥山”,并在岸邊鳳凰臺建廟供奉“太姥”神靈。
姥山地形橢圓,周長約4公里,面積1平方公里,遠看似一螺漂浮水上,近看有九峰逶迤蜿蜒。《巢湖志》記載:“姥山上四面桃花,桑麻遍地,春水上漲的時候,坐著小船,登山觀湖,如入仙境。每當冬雪覆蓋,秋月臨空,春雨連綿,細霧朦朧的時候,蕩舟觀覽此山,猶如畫境。
三河古鎮
三河古鎮,古名鵲渚、鵲尾(渚)、鵲岸,是江南水鄉古鎮,國家AAAAA級景區,位于肥西縣南端,地處肥西、廬江、舒城三縣交界處。豐樂河、杭埠河在此匯合,經新河向東流約15公里入巢湖。總面積2.9平方公里,有古城墻、古炮臺、太平軍指揮部舊址、李府糧倉、鶴廬、劉同興隆莊、楊振寧舊居、孫立人故居、董寅初生平事跡展覽館、大夫第、三縣橋、望月橋、望月閣、鵲渚廊橋、“八古”等歷史遺跡,是廬劇的發源地。三河鎮原是巢湖中的高洲,因泥沙淤積,漸成陸地。南北朝后期稱三汊河,明、清置三河鎮。
紫微洞
?享有“江北奇洞”美譽的紫微洞,原名雙井洞,是我國罕見的一條典型的廊道式地下河溶洞,獨具豐富的地質地貌資源。紫微洞主洞長一千五百多米,以“雄、奇、險、幽”著稱,洞中更有“三奇四絕”,“三奇”:雙井開天、鐵索寒橋、地下長河。“四絕”:玉螺帳、天外飛瀑、天溝天槽、猴子撈月。紫微洞景區另有人文景觀王喬石窟。石窟內呈長圓形,深近五十米,洞壁兩側雕刻有精美的佛像、動物圖案以及歷代文人游記數篇,其佛像共有620余尊,唯有一尊觀音像完好,余皆無頭,此無頭之謎至今無人能解。
銀屏山
銀屏山是巢湖境內第一高峰,海拔約508米,四周山巒起伏,九峰環抱,姿若雄獅,有“九獅抱銀屏”之說。山中谷幽、林密,加上溶洞、奇花構成一幅幅優美的圖畫。銀屏牡丹花,人稱“天下奇花”,生長在一堵巨大的猶如斧削、光滑如屏的懸崖峭壁之上,為一株天然野生白牡丹花,風姿綽約,歷經千年而永葆青春,殊為舉世罕見。
因其花開的遲早與多少可預報年景,又被當地老百姓稱為“氣象花”。自古以來,每當谷雨花開之時,各地百姓便紛紛自發前來觀賞牡丹花,規模逐漸擴大,進而形成年復一年的觀花盛會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牡丹觀花節”。
中廟
中廟又名圣姥廟、忠廟,距巢湖市區48千米,古因居巢州、廬州中間,故曰“中廟”,號稱“湖天勝境”。由于歷代香火旺盛,素有“南九華,北中廟”之說。中廟始建于東吳赤烏二年,歷代屢廢屢修。后唐龍紀元年重修的廟宇,“鴛瓦攙空,美極丹青”。南唐保大二年再修,共6排24間,“丹臉桃紅,雙眉柳綠”的太姥神像“立于寶室,列位于香壇”。元朝將廟基圈拱成橋,稱“熬背洞”,在洞上建殿。清時廟有“杰閣,有拜殿,有亭,有欄榭”。光緒十五年李鴻章倡募重修,分前、中、后3殿,70余間,后殿藏經閣3層,窗開八面,四角飛檐,角角系鈴。
濱湖濕地森林公園
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張圩,靠近巢湖北岸南淝河入湖口,是中國退耕還林并經生態修復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,開創了人工林成功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先河。合肥濱湖濕地公園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,于2014年4月12日正式掛牌,成為繼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、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之后,合肥市第四個國家級森林公園,同時也讓合肥成為全國在市區擁有兩座國家森林公園的省會城市。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地處巢湖北岸,地勢西北高,東南和北部低洼,崗少圩多,圩區四周高中間低,為典型的圩湖地區。土質大部分是粉砂土,兼有少部分鐵砂土。
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是安徽省省級森林濕地公園,有著“安徽西溪”的美譽。濱湖(大張圩)濕地森林公園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簡介位于合肥市包河區東南,緊臨南淝河入湖口。自古水草豐茂、林地叢生,清朝百姓筑圩防水、圍湖造田,2002年退耕還林、廣植楊樹。現有林地面積10250畝,集城市森林、濕地森林、文化森林于一體,具有休閑觀光、康體健身、科普教育多重功能,2008年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。2011年,區劃宏圖,合肥環抱巢湖,通江達海;2012年,合肥“大湖名城、創新高地”戰略橫空出世。包河區順勢勇為,生態強區,在濱湖(大張圩)濕地森林公園建設上傾全區之力而發,按照國際標準,打造環巢湖生態示范區的璀璨明珠。
牛角大圩景區
牛角大圩景區位于合肥市包河區煙墩鎮,濱湖新區最南端,因圩的形狀看上去很像牛角,故名牛角大圩。該圩面積1.5萬畝,南臨派河,歷史上常被洪水淹沒。2009年被安徽省列入“861”行動計劃,成為省內目前投資比較大,規格比較高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---環巢湖生態示范區。
示范區根據圩區地形,規劃建設八個功能區,即:疊翠洲苗木區、蝶戲洲花卉區、白鷺洲濕地區、翡翠島蔬菜區、桃李島林果區、望田島作物區、魚嬉池水產區和旅游服務區。其產業定位為休閑觀光農業、綠色設施園藝種植業和高端服務業。環境定位為安徽的生態版塊、合肥的生態屏障、濱湖新區的后花園。經過短短四年時間的建設,牛角大圩已形成了“水中有島,島上有田,田間有園,園內有情”的農業觀光區,盡顯現代農業的田園風光和新型的農耕文化。
該示范區于2013年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。金秋十月,圩內溝渠縱橫交錯,60畝花卉盡情綻放,紅、橙、黃、藍、白、紫七種顏色組成12個色團,形成花的海洋。花海中央,一架高聳的荷蘭大風車尤其引人注目,把這個恬靜的鄉村田園裝點的格外美麗,清風徐來,花香鳥鳴,游人如織,田園如畫。
四頂山
四頂山位于肥東縣境內,主峰海拔174米,因四峰并列,故名。此山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爐,四足朝天倒立,亦稱四鼎山。山雖不高,但由于緊靠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,顯得尤為峻偉。四頂山景色之美,以朝霞為最。每當雨霽露晨,旭日東升,則霞光四射,滿山璀璨,所以“四頂朝霞”聞名海內,先后被列入廬陽八景和巢湖八景。
唐咀水下遺址
唐咀水下遺址位于烔煬鎮境內的唐嘴村區域的湖灘上, 2001年枯水季節,巢湖市考古人員來到巢湖北岸唐咀村,在湖濱大道的護坡下約兩三百米長的湖灘上發現散落很多陶片。陶片中不僅有盆、罐、壺之類的生活器皿,還有筒瓦、板瓦之類的高檔建筑材料。遺址上還有不少建筑的地基遺跡,發現幾口陶制井欄的水井,有一口水井旁還有一棵粗壯的古樹樹根,樹根直徑82厘米。2002年安徽省考古專家到現場勘察研究,根據出土的漢朝代表性陶器以及幾口水井判斷,這里是漢朝大型居住遺址,考古價值較高。考古人員經過勘察發現陶器、玉器、銀器、印章、古錢幣等文物共計260余件,最早的為新石器時代玉斧,最晚的為西漢王莽時期錢幣,時間跨度三千年,說明人們長時期在此繁衍生息。銅錢品種從戰國時期楚國的蟻鼻錢,到秦半兩、漢半兩、漢五銖以及王莽時期的大布黃千、大泉五十等。遺址還發現了三枚印章,分別是玉印、銀印和銅印。
根據推測,唐嘴遺址很可能是是某次突變沉入湖底的,人們來不及將價值較高的玉器、銀器、貨幣和生活必需品帶走。岸邊的殘陶碎瓦,寫不盡歲月的滄桑,也說不完歷史的輝煌。唐朝詩人羅隱寫下詩句“借問邑人沉水事,已經秦漢幾千年”
靈臺圩濕地(萬畝荷塘)
在同大圩巢湖一側,有一個圓球狀的圩口,就是靈臺圩,那圩,面積四千余畝,有一個詩意盎然的別名:“二龍戲珠”。西邊的杭埠河和東邊的白石天河入湖口,每到洪水季節,宛若兩條飛珠濺玉的游龍,口銜靈臺圩,把一個圩口,吞吐得風生水起,口吐蓮花,蔚為大觀。
靈臺圩是公文里的寫法,圩民呼作“菱大圩”,因作菱大圩的巢湖灘地,生長了滿灘野菱角菜,故稱。過去巢湖的西湖,十幾里路水域,全是菱角,厚得連船盆都難得入內。清康熙年間巢縣人陸龍騰曾云巢湖之濱:“乳鴨眠沙,新蟬叫樹;蒲草香生,錦鳧競渡;菱歌聲裊,蓮女頰素”。
三汊河濕地
三汊河生態濕地位于肥西縣三河鎮境內,地屬肥西縣三河鎮,由杭埠河、豐樂河、小南河三條河流入巢湖老河道分岔而得名,整體呈T字形,大約有1/3都是水面。這里河網密布,縱橫交錯,樹木蔥蘢,有大片的蘆葦蕩,還有大片的蓮葉,可賞蓮花開放盛景,又有蓮藕可食用,還有菱角、芡實等水生植物和鮮美的魚類,成為三河水鄉菜的上好原材。夕陽西下時,水鳥在濕地翱翔,更是一道風景線。
三河古鎮將來在這片濕地將打造水上游和休閑游,游客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,乘船賞水鄉美景,還可以自己動手采蓮蓬、菱角,挖藕,跨過環巢湖大道賞巢湖水景。游玩后還可以在邊上的農莊里嘗一嘗濕地水面里生長的魚類。
旅游景點信息
王喬紫微景區
地址:巢湖市北郊(巢柘路)
門票:成人60元。1.4米以下兒童免費;六十歲以上老人、學生、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半價;七十歲以上老人在家人陪同下免費。
開放時間:8:00—17:00
咨詢電話:(0551)82383554
網址:http://www.hchlyw.com
微信公眾號:ziweidong1
濱湖濕地森林公園
地址:合肥市包河區大張圩
票價:免費,景區內交通另繳費用
咨詢電話:(0551)62776600
網址:http://www.hfbhgjslgy.com
自駕攻略:一是徽州大道,經由云谷路到達環湖北路;二是老包河大道,經北部灣路轉向新包河大道大道環湖北路。
旅游專線車:在濱湖時代廣場乘旅游觀光巴士(約15公里)到達“濱湖國家森林公園”站。
微信公眾號:binhushidi
北龜山景區
門票:免費
咨詢電話:(0551)82852717
網址:http://www.hchlyw.com
微信公眾號:chguishan
旗鼓山范增故里景區
地址:巢湖市長江東路
門票:15元
自駕線路:從濱湖濕地公園出發,途經包河大道,進入旗鼓山
三河古鎮景區
地址:合肥市肥西縣
咨詢電話:(0551)88790641
網址:http://www.shgzlyjq.com
交通:三河距合肥35公里,距巢湖7公里,離合九鐵路舒城站7公里,距合界高速公路舒城三河入口處3公里。位于合肥到黃山、九華山黃金旅游線上。交通便捷,您可以從合肥汽車站乘合肥-三河旅游專線車來達三河(10分鐘一班,全程15元/人),約40分鐘車程,途經南門換乘中心(12元/人)、明珠廣場(10元/人)、上派(8元/人)交通十分便捷。
銀屏牡丹景區
地址:巢湖市散兵鎮
門票:成人50元。1.2米以下兒童免費;六十歲以上老人、學生、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半價;七十歲以上老人在家人陪同下免費。
開放時間:8:00—16:30
咨詢電話:(0551)88790641
網址:http://www.hchlyw.com
自駕線路:環巢湖旅游大道——濱湖濕地公園(巢湖方向55KM)——健康西路——湖光路(1.2KM)——巢無路(1.8KM)——縣道X007——銀屏山風景區(仙人洞)
微信公眾號:yinpingshan
中廟-姥山島景區
地址:巢湖市中廟街道
門票: 15元,船票45元
開放時間:7:30—17:00
咨詢電話:(0551)88578318 88578236
地理環境
地理位置
巢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安徽省中部,長江三角洲南部,由包河區、巢湖市、肥東縣、肥西縣、廬江縣一市一區三縣環抱。
氣候特點
巢湖屬北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。控制區境的大氣環流以西風環流及亞熱帶環流為主;此外,高空西北因西藏高原地形阻塞形成的西南低壓也常進入區境。整個流域年平均氣溫在15~16℃之間,活動積溫在4500℃以上,有200天以上的無霜期,季節分明,年氣溫較差在25℃以上,年降水量1000毫米等值線通過區境。總的特點是氣候溫和,雨量適中,季風顯著,四季分明,熱量條件豐富,無霜期長。當巢湖水位在8米時,面積為755平方公里,容積為17.17億立方米。由于水體熱容量大,熱量交換也較陸地多,故夏季湖體又是一個“熱源”。另由于大量釋放熱量,從而對區域內的氣候也施以影響。